本文详细讲述了 17 岁出现痔疮的原因,如久坐、饮食习惯不健康、排便习惯不好等,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法,包括调整生活习惯、改善饮食、辅助治疗及及时就医等,助力 17 岁孩子摆脱痔疮困扰。
# 17 岁咋就长痔疮啦?别慌,咱有招儿!
嘿,17 岁的小伙伴们,要是发现自己长了痔疮,先别吓得不知所措。这篇文章啊,就来和大家唠唠为啥 17 岁也会被痔疮找上门,以及咱们该怎么应对。
## 17 岁长痔疮的那些原因
### 久坐不动,身体抗议啦
现在的 17 岁孩子,很多都在上学,一坐就是一整天。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学习,课间休息可能也就短短几分钟,活动活动腿脚都不够。有统计数据显示,学生群体每天平均久坐时间能达到 8 - 10 小时。长时间坐着,会让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受到阻碍,就像一条河流,水流不通畅了,慢慢地就容易淤积,形成痔疮。
我认识一个 17 岁的孩子,为了准备考试,每天除了吃饭、上厕所,几乎都坐在书桌前刷题。结果没多久,就感觉肛门那儿不舒服,去医院一检查,就是长了痔疮。这就是久坐惹的祸啊!
### 饮食习惯不健康
17 岁正是爱吃各种美食的年纪,好多孩子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像麻辣烫、辣条之类的。这些食物虽然吃起来过瘾,但是对肠道和肛门可不好。据调查,在喜欢吃辛辣食物的人群中,患痔疮的几率比饮食清淡的人群高出 30%。吃太多辛辣食物,会刺激直肠黏膜和肛门皮肤,让它们变得很脆弱,容易引发炎症,久而久之就可能长出痔疮。
还有一些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,膳食纤维摄入不足。这样就容易导致便秘,大便干结,排便的时候就需要用力,这会给肛门带来很大的压力,也增加了长痔疮的风险。
### 排便习惯不好
有些 17 岁的孩子上厕所的时候喜欢玩手机,一蹲就是十几分钟甚至更久。你想想,长时间蹲在厕所里,肛门部位承受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,静脉血液回流也会变得更困难,痔疮就可能悄悄冒出来了。有研究表明,每次排便时间超过 5 分钟,患痔疮的风险会增加 40%。
另外,还有些孩子有憋便的习惯,这也非常不好。粪便在肠道里停留时间过长,水分被过度吸收,变得又干又硬,等想排便的时候就更困难了,同样会对肛门造成伤害,引发痔疮。
## 应对 17 岁痔疮的好方法
### 调整生活习惯
1. **增加运动**:别总是坐着不动啦,课余时间多去操场跑跑步、打打球。每天保证至少 30 分钟的运动时间,能促进血液循环,让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血液顺畅回流,减轻痔疮的症状。像课间 10 分钟,也可以站起来走动走动,扭扭腰、踢踢腿,简单的运动也能起到大作用呢。
2. **养成良好排便习惯**:上厕所的时候可别再玩手机啦,尽量控制在 3 分钟以内。每天定时排便,比如早上起床后或者饭后半小时,让身体形成规律的排便生物钟。如果有便意,一定要及时去厕所,千万不要憋便。
### 改善饮食习惯
1. **饮食清淡**:少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,多吃一些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。像蔬菜(比如菠菜、芹菜、西兰花等)、水果(苹果、香蕉、火龙果等)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能促进肠道蠕动,预防便秘,对缓解痔疮症状很有帮助。
2. **多喝水**:每天保证 1500 - 2000 毫升的水分摄入,让大便保持湿润,更容易排出。可以喝白开水、淡茶水,尽量少喝那些含糖饮料和咖啡。
### 辅助治疗方法
1. **温水坐浴**:每天晚上睡觉前,用温水坐浴 15 - 20 分钟。这就像是给肛门做了一场舒服的 SPA,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疼痛和肿胀。可以在盆里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(按照说明书调配好浓度),消毒杀菌的效果更好哦。
2. **涂抹药膏**:如果痔疮症状比较明显,比如疼痛、瘙痒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,涂抹一些治疗痔疮的药膏。这些药膏能起到消炎、止痛、消肿的作用,帮助缓解不适。
### 及时就医很重要
要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一些简单的治疗方法,痔疮症状还是没有改善,甚至越来越严重,比如出血量大、疼痛难忍,那可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,给出更专业的治疗方案,可能是药物治疗,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总之,17 岁长了痔疮虽然会让人有些烦恼,但只要咱们找到原因,积极应对,还是能把痔疮这个“小麻烦”解决掉的。小伙伴们别害怕,健康生活,和痔疮说拜拜!
免责声明:
好梦痔疮网网上所有内容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请谨慎参阅。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