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)建于1951年,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。医院秉持“传承融汇,厚德济民”的院训及“以人为本,患者至上”的服务理念,经过70余年发展,现已成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、养生、保健、养老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(中西医结合医院)。建有飞山院区、红岩院区、儿童康复中心和省委党校门诊部,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西南医院(黔西南州中医医院),牵头成立包括51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。现有临床科室51个,医技医辅科室18个,飞山、红岩两院区设置床位数2203张。
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”“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”“国家爱婴医院”,先后获得“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”“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”“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”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“三八红旗”先进集体及“十大医学人文创新医院”等荣誉,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、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单位、国家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。
现有高级职称256人,博士60人,硕士470人。拥有国医大师2人,全国名中医4人,全国人大代表1人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,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,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,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2个,省管专家6人,贵州省特殊津贴3人,省级名中医34人,青年岐黄学者2人;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,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6人;贵州省名中医及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2人,省级教学名师3人;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“百”层次人才1人,“千”层次人才23人,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;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“优秀青年”1人,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2人,“黔医人才”59人,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1人,贵州省百优医生10人、百优护士11人、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26人。
近年来,医院持续健康发展,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。现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(中医)2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,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;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一体化创新服务诊疗模式3个;贵州省重点专科20个。建有贵州省中医医疗系统首家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、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、国家标准化康复中心,是全国首批十四家康复基地之一,建有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;建有类风湿关节炎规范诊疗中心、痛风规范诊疗中心,贵州省中医相关专业医疗质控中心9个;获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;是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、国家区域(华南)中医肺病诊疗分中心,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(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)、HQCC全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认证基地,获批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(PCCM)专业认证。
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建设,积极搭建学科平台、建设学科团队、致力科学研究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反哺临床。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学科1个,国家高水平中医药学科1个;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、重点培育学科4个,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学科1个、重点学科1个。建有张伯礼国家名中医工作室(院士工作站)、国医大师张学文贵州省工作站。获批教育部贵州民族医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、贵州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、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贵州省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、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、贵州省经典名方医疗机构制剂工程研究中心、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工作站。获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、省级实践基地2个、省科技厅研究平台2个。拥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、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。
近五年来,科研能力持续增强,管理制度更加完善,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,成绩斐然。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,省部级项目85项。发表论文1830篇,其中SCI、EI 91篇,核心论文166篇,普通论文1573篇。编写专著205部。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共27项,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,其中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7项,国家级学会科技4项、著作奖3项,省级学会科技奖10项。获批专利197项。2022年学科成员彭立教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《Nature》正刊发表研究论文,实现贵州医学界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“零的突破”。
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直管附属医院,每年承担10000余学时本专科、研究生理论教学,还承担本专科医护实习生、研究生及规培生等近千人临床实践带教任务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。近年来,先后获批为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、全科规培基地、全国首批中医全科规培重点专业基地、全国首批中医规培教学门诊试点单位、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、贵州省“西医学习中医”培训基地、贵州省病毒相关损害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基地,建有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、贵州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及省级教学团队1个,是贵州省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基地、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。
医院将遵循“双核心、多特色”的发展战略,不断开拓进取,攻坚克难,以一流的质量、一流的人才、一流的管理,把医院建设成为“国内知名、区域一流、人民满意、职工幸福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”,为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
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)建于1951年,前身为贵州省商业厅职工医院。医院秉持“传承融汇,厚德济民”的院训及“以人为本,患者至上”的服务理念,经过70余年发展,现已成为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、康复、养生、保健、养老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院(中西医结合医院)。建有飞山院区、红岩院区、儿童康复中心和省委党校门诊部,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黔西南医院(黔西南州中医医院),牵头成立包括51家成员单位的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联体。现有临床科室51个,医技医辅科室18个,飞山、红岩两院区设置床位数2203张。
医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”“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”“国家爱婴医院”,先后获得“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”“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”“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”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“三八红旗”先进集体及“十大医学人文创新医院”等荣誉,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、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依托单位、国家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。
现有高级职称256人,博士60人,硕士470人。拥有国医大师2人,全国名中医4人,全国人大代表1人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,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,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人,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2个,省管专家6人,贵州省特殊津贴3人,省级名中医34人,青年岐黄学者2人;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1人,贵州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6人;贵州省名中医及学术经验指导老师32人,省级教学名师3人;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“百”层次人才1人,“千”层次人才23人,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养对象2人;全国高等中医药学校“优秀青年”1人,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科技拔尖人才2人,“黔医人才”59人,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1人,贵州省百优医生10人、百优护士11人、贵州省“最美劳动者”26人。
近年来,医院持续健康发展,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迈上新台阶。现有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(中医)2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,重点专科培育项目2个;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一体化创新服务诊疗模式3个;贵州省重点专科20个。建有贵州省中医医疗系统首家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、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、国家标准化康复中心,是全国首批十四家康复基地之一,建有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;建有类风湿关节炎规范诊疗中心、痛风规范诊疗中心,贵州省中医相关专业医疗质控中心9个;获批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1个;是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、国家区域(华南)中医肺病诊疗分中心,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(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)、HQCC全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认证基地,获批通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(PCCM)专业认证。
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内涵建设,积极搭建学科平台、建设学科团队、致力科学研究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反哺临床。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学科1个,国家高水平中医药学科1个;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、重点培育学科4个,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学科1个、重点学科1个。建有张伯礼国家名中医工作室(院士工作站)、国医大师张学文贵州省工作站。获批教育部贵州民族医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、贵州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省级基地、贵州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贵州省中医风湿病临床研究基地、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、贵州省经典名方医疗机构制剂工程研究中心、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工作站。获得省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、省级实践基地2个、省科技厅研究平台2个。拥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2个、省教育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。
近五年来,科研能力持续增强,管理制度更加完善,科研项目和经费持续增长,成绩斐然。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0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,省部级项目85项。发表论文1830篇,其中SCI、EI 91篇,核心论文166篇,普通论文1573篇。编写专著205部。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共27项,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,其中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7项,国家级学会科技4项、著作奖3项,省级学会科技奖10项。获批专利197项。2022年学科成员彭立教授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《Nature》正刊发表研究论文,实现贵州医学界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“零的突破”。
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直管附属医院,每年承担10000余学时本专科、研究生理论教学,还承担本专科医护实习生、研究生及规培生等近千人临床实践带教任务,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。近年来,先后获批为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、全科规培基地、全国首批中医全科规培重点专业基地、全国首批中医规培教学门诊试点单位、贵州省中西医结合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、贵州省“西医学习中医”培训基地、贵州省病毒相关损害中西医结合康复人才基地,建有贵州省研究生创新基地1个、贵州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及省级教学团队1个,是贵州省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实践基地、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。
医院将遵循“双核心、多特色”的发展战略,不断开拓进取,攻坚克难,以一流的质量、一流的人才、一流的管理,把医院建设成为“国内知名、区域一流、人民满意、职工幸福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”,为中西医结合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。